因为久居上海的原因,所以常去苏州闲逛,而苏州是可以一去再去的地方,粉墙瓦黛、小桥流水,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,听着那百转千回的昆曲评弹,体会这淡雅质朴的苏式慢生活。 这一次我来苏州,完全是冲着“花间堂”而来的。早先知道“花间堂”这个名字,就把她和精品酒店联系在一起,原本是体验“花间堂山塘人家”的,但因为那边在装修,在预订人员的安排下,阴差阳错来到了“探花府”。 姑苏古城的缩影——平江路,我逛了无数次,可是却不知道“探花府”就在附近。那个周末的下午,拿着地图,问道小巷人家的居民,九曲十八弯终于发现了“苏州文旅探花府”,原来“大隐于市”就是这种韵味啊。 走进大堂(竹山堂),就立刻被刻满花朵的青铜色长柜深深吸引,这独特的纹饰与用色,宛若记录在古老柜体上的神秘暗语。空气中弥漫着舒缓的音乐,沙发上猫咪在慵懒地打着盹儿,服务员也身着明朝时期的服装,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美好。由于房间还没有打扫出来,服务员就带我参观并给我进行了讲解。原来酒店之所以命名“探花府”是因为宅子(占地3150平方米)的建造者潘祖荫曾经是清朝咸丰二年的探花。整个宅第坐北朝南,三落五进,由四座四合院组合而成,又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。
潘家门第显赫,人称“贵潘”,家族之中,状元、探花、翰林、举人不胜枚举,享有“天下无第二家”之誉。家族中最为出名的是状元宰相潘世恩及其孙子潘祖荫。潘祖荫酷爱金石收藏,曾收藏了当时最为著名的三件西周青铜重器中的两件:大克鼎和大盂鼎,故曾被誉为“天下三宝有其两”。
穿过大堂,便是典型江南园林的设计,园内亭台楼榭,游廊小径蜿蜒期间,题辞铭记无处不在,鲤鱼在池塘里悠游自在地游着,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,自然风光在这里浓缩成微型景观,象一幅写意的中国画。
正落由门厅、茶厅、正厅、内厅(攀古楼)、走马楼五进组成,五进皆为楼屋,四座四合院由五进楼厅围合而成,步入其中,一座比一座宽敞,一座比一座恢宏,一座比一进座精美,特别是潘家专门用来收藏青铜器的攀古楼,其前后两院,庑廊高大,户窗敞朗,砖雕精美、凭栏梁枋的木刻无不隽秀细腻。攀古楼前,植有金桂和玉兰,寓意金玉满堂。雕砖门楼上书“明德惟馨”四字是潘家对后代的谆谆教诲。
在攀古楼两侧回廊,木楼板皆采用长11米的整块原木,上面还曾铺设磨细方砖,据说为潘氏收藏所需,既防火防潮,又能避免沉重的青铜器皿在搬运时伤及地板。在回廊的墙壁上,还有两处瞭望口,口洞成圆形,内置一块可推拉的大方砖,有通风、采光、瞭望、射击的功能,这在苏州古建中所见极少,目前仅发现潘宅一处,若非名门深府,绝无此等配置。
由于房间打扫还需要一些时间,服务员便安排我在攀古楼免费吃下午茶。我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位客人在喝茶,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三位客人,我们虽然不认识,但在自助性质的下午茶中,也打破陌生天南地北聊了起来。在这里焚香煮茶、会友聊天,的确别有一番雅趣。
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,房间终于出来了。探花府目前只有8间客房,但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我就住攀古楼二楼,当我拿着房间钥匙开门时,一种久违的触动跃然心头。竹编鸟笼形的吊灯从老式房顶直泻而下,充满古朴韵味;床头背景是较为厚重的水墨画,仿红木的老式传统床头柜,配以铜质把手;房间灯光控制系统非常实用,金属拉丝的开关显得高贵;洗手间虽没有浴缸,但洗脸池配套全系列的科勒五金;马桶用了TOTO的卫洗丽;马桶正对的有一个木制的毛巾架,中部特别设计了一个小托盘,放上了陶瓷罐和花艺;淋浴房对着水龙头的地方放了加温式的金属毛巾架,这我只在北京国贸大酒店见过。
[att 晚餐是苏州当地朋友请客,没有在花间堂用餐,回来是发现开了夜床服务,一张小小的手写卡片,把所有需要交代的事项都写得明明白白,夜晚的联系电话、晚间点心的时间等等,好暖心!酒店虽处苏州老城厢,但非常安静,晚上安然入睡。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,由于早餐之前办理入住时在前台选择的中式套餐,因此我到茴香餐厅把餐券给服务员,没一会,他就用古代的抽屉笼将有蒸点、苏式面配熏鱼焖肉、南瓜粥配小菜等套餐食物给我送了过来,让我有有点小惊喜。除了套餐里的食物外,饮料、色拉、面包、水果则是自助式的供应,吃饱和吃好是没有问题的。 “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还来花下眠;半醒半醉日复日,花落花开年复年。但愿老死花酒间,不愿鞠躬车马前。”风流才子唐伯虎这首诗是古人选择的一种隐居生活。而如今,现代人想要真正做到大隐隐于市并不容易,但双休日来到探花府,感受古人的富贵风雅,寻求片刻的心灵平静,修身养性,还是可以做到的。 |